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科技] 不可不知的科技趨勢-雲端產業


在主動研究雲端產業之前,我對雲端的認知僅停留在學生時期用來存照片、放檔案的google drive、Dropbox等,殊不知那只是最終端消費者的儲存功能,就像占在海平面上只看到冰山的一角,卻不見其水平面下之深奧阿 ! 跟我一起簡單地認識至2017為止的雲端產業吧 !


Development 雲端發展
雲端運算技術的發展,讓使用者可以經由網路直接存取電腦運算資源,而提供雲端的行為模式成為一種「服務」。

在雲端服務之前,各家公司要將網路資源應用於商業開發、內部整合等,都必須自己負責架設、建構、維護自家的伺服器,對於非資訊服務相關的公司而言,這項動作耗時、耗空間、耗人力,但在網路自動化的時代又不得不做。

而近五年逐漸發展出將「雲端服務」作為商品銷售的科技公司,這些公司力用自身堅強的資訊技術背景,開發出針對企業、個人的雲端服務,讓使用者不必在費心管理、維護自己的電腦運算系統,甚至因為服務的專業化大大提了效率。

雲端服務的發展就好比經濟學家李嘉圖提倡的分工一般,將某流程「專業化」,不僅能達規模經濟,更自由在市場競爭制度下不斷進步提升,讓「雲端服務提供者」與「雲端使用者」各司其職,而又因雲端的眾多特性改變產業價值鏈,且人人都有使用的需求,可見雲端技術具有時代意義,與當前的物聯網、人工智慧並列科技重大趨勢。


Category 雲端服務種類

(一) 佈署方式
「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社群雲」












(二) 服務類型之不同 
- 架構即服務  (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Amazon EC2 / 中華電信HiCloud  / SOFTLAYER

- 平台即服務  (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Goggle App EngineWindows Azure

- 軟體即服務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Google MapGoogle document


轉自網路
簡單來說,IaaS提供雲端硬體,就像將雲端所需得電腦預算設備租借給使用者,提供的是一個「空間」,任由使用者自由發揮。PaaS則提供使用者一個可運算程式的平台」,以及平台上可用的相關應用程式,使用者無須擔心作業系統環境。SaaS則將雲端資源客制化地包裝軟體」,提供給最終端的使用者。


Event 科技製造企業轉型雲端產業
曾經鼎立硬體界的藍色巨人IBM,在近十年同樣面臨硬體銷售飽和,利潤下降,成長受限的難題。2014年這家公司併購雲端科技公司SoftLayer,更下決心轉讓半導體業務給代工廠Globalfoundries,搖身一變成了科技最前線的公司之一,全力發展雲端業務。


Market 市場概覽
由上圖可見,在三種雲端服務之中,IaaS預估成長將最為顯著,IaaS支出可能從今年的380億美元上升到2026年的1730億美元,同時是目前市占最大的雲端服務類型,遠超過PaaS、SaaS。這是因為屬於基礎設施的IaaS,滿足了當前企業對遠程計算能力和存儲需求的增長。



由上兩圖可看出在成長最強勁的公有IaaS/ PaaS由Amazon AWS與Microdoft Azure領先,其中Amazon的市占超過三成,甚至比分居二三四名的Microsoft、Google、IBM市占加總還高 ! Amazon成功的關鍵就在於領先群雄幾年進入市場,早在2006便先發制人,成功地讓了許多小型企業客戶買單,以AWS來建構他們初期的業務。

至於SaaS市場則由Microsoft超越Salesforce拿下最大市占。雖然目前SaaS並非最大,但市場認為SaaS類公司擁有最高的估值,由於其軟體利潤模式有更多收費模式與營利空間,未來利潤表現可期。

至於公有與私有雲之爭,前者為眾多使用者共用,價格低廉,相對有安全疑慮,後者則為對內封閉使用,但加上自主維護管理的費用,成本恐怕也不低。為來可望在混合雲的應用發展上更為廣泛。




Taiwan 台灣區域案例
由右圖可見,Microsoft在台灣與大中華區IaaS服務遠高於其他雲端服務應應商,可能歸因於微軟在亞洲市場的佈局與行銷策略觸角廣度。

“微軟Azure業務的成長,主要是因為這家公司借助著企業協議作為手段和工具,以更具吸引力的價錢爭取客戶。”Gartner分析師安德森就此表示。

而這種無空間限制、技術成分高、難以差異化的產業,也帶預告了雲端產業將又是另一個競爭激烈的「寡占」市場,大者恆大,大公司藉由限有資產不斷擴充、併購以取得技術與客源,近一步帶來收益上的正循環,而小公司在大公司的擠壓下難以生存。

2015年AWS佔亞馬遜當季銷售總額的8%,但卻佔營收總額的52%,可見該產業利潤之高,各大網路科技廠早在六、七年前便開始佈局,而深為硬體底子的台灣,眾多科技與電信業者,如廣達、中華等廠商其實也以其堅強硬體實力拉抬了長年代工與基礎設施的低利潤,但萬不可繼續停留在製造業思維,謹圖利眼前,畢竟硬體銷售有限且進入門檻相對軟體低,應該以當前限有的硬體籌碼,思考如何跨入軟應整合、甚至開啟服務性的雲端產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